新闻中心


2019 TEEC 硅谷“AI与教育发展”专题研讨会成功举行





   【编者按:TEEC 硅谷专题研讨会是TEEC 美西例行的会员交流活动,主要通过专题讲座、圆桌讨论等方式,交流会员的创业心得,分享会员的企业经营思想,实现智慧共享并提升会员之间的合作与友谊,体现“受助、互助、助人”的协会思想。 本次专题研讨会的主题是 “AI与教育发展” ,主要研讨AI技术发展与对教育的影响、教育服务业的发展与变迁、以及相关AI与教育的投资心得 分享。 本次活动由TEEC美西会员王云博士创办的USJ(University of San Jose)承办,也得到各位会员企业的支持】



    2019年6月21日下午,由TEEC 美西主办、USJ协办的 “AI与教育发展” 硅谷专题研讨会成功举行。TEEC美西主席李俊开场致辞, 美西会员方家元博士、完强先生、王云博士、王蘊刚 博士、以及特邀专家艾欣博士、Jessie Jiang 博士等六位同仁分享了各自的研讨专题。






李峻:“服务,是我们TEEC永恒的主题”


【李峻,TEEC 美西主席】



    将AI融入教育行业,有助于教育与学习社群经济的发展。社群经济,是指互联网时代,一群有共同兴趣、认知、价值观的用户自发集中,在一起互动、交流、协作、感染,对产品品牌本身产生反哺的价值关系,共同作用形成的自运转、自循环的范围经济系统。社群经济的特点之一即是情感连接,社群能给一群有共同价值主张、等同趣味的人建立情感关联,使得他们能够产生点对点的交叉感染,并且可以协同行动产生叠加能量,从而合力创造出涌现价值。AI技术为教育提供了社群学习空间,使得学生们可以在虚拟平台上进行互动学习与讨论。传统的学习互动基于地缘,即同一学校、同一区域内的学生可以有机会聚在一起学习与讨论。而AI技术促进了虚拟学习社群的发展,使其打破空间局限,为更多来自不同区域、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有了共同学习、交流思想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方家元博士:“AI技术,提高学习的效率”


【方家元博士,TEEC 美西会员,成功学院院长】
 


    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又称人工智能、智械,是指由人类制造出来的机器所表现出来的智能。AI系统一般包括以下几种特定能力:演绎、推理与解决问、知识表示、规划、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运动和控制、知觉、社交、以及创造力。AI的概念早于1955年就被提出,而近年来才被广泛关注与应用。“互联网时代即将要被AI时代取代”的呼声越来越高,其终将会成为下一个撬动所有行业的杠杆。


    教育行业有三大主体,即教育机构、教师与学生。教育机构与教师可被视为教育资源。教育的本质以及传统的授课模式决定了教育行业是一个资源成本高、效率较低、且教育内容同质化的特征。而将AI技术融入教育,对于其降低资源成本、提高效率、以及实现个性化辅导方面都有着可观的促进作用。同时,从社会宏观层面与长远角度来说,建立科技引领的教育体制可以解决社会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不公平等社会问题,以及实现教育普及化等目标。




王云博士:“教育社群时代已经来临”


【王云博士,TEEC 美西会员,USJ创校校长】

 


    将AI融入教育行业,有助于教育与学习社群经济的发展。社群经济,是指互联网时代,一群有共同兴趣、认知、价值观的用户自发集中,在一起互动、交流、协作、感染,对产品品牌本身产生反哺的价值关系,共同作用形成的自运转、自循环的范围经济系统。社群经济的特点之一即是情感连接,社群能给一群有共同价值主张、等同趣味的人建立情感关联,使得他们能够产生点对点的交叉感染,并且可以协同行动产生叠加能量,从而合力创造出涌现价值。AI技术为教育提供了社群学习空间,使得学生们可以在虚拟平台上进行互动学习与讨论。传统的学习互动基于地缘,即同一学校、同一区域内的学生可以有机会聚在一起学习与讨论。而AI技术促进了虚拟学习社群的发展,使其打破空间局限,为更多来自不同区域、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有了共同学习、交流思想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艾欣博士:“依靠AI实现思维的设计”


【特邀专家:艾欣博士,硅谷混序教育创始人】
 


    AI能促进创新教育的发展。思维的设计,是一个复杂的教学过程,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思考。Stanford D School 的“设计思维”课程,为思维的设计提供了实现的理论框架和具体的实践指南。“设计思维”的方法和理论被运用在许多具体的项目中,比如,产品设计、投资分析、教学方法设计等等,这些跨界的运用,目前正在大量兴起。



 Jessie Jiang 博士:“打破传统授课壁垒,建立多元教与学模式”


【特邀专家:Dr. Jessie Jiang , Founder , CEO Create &  Learn 



    传统的教育程序主要包括授课—练习—考核三个环节。而完成一套流程往往需要大量时间,尤其是在教学结果考核部分。一方面,由于需要人工审核、评定,教师对于考核结果的反馈过程长;另一方面,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与技巧,而在目前教育模式中,考核结果普遍被视为最终环节,教学体系中对于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与技巧并未作出改进回应。而将AI技术纳入教学过程后,学生可以在线学习、练习、并参与学习结果考核。优势在于,其一,教学体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定制个性化辅导;其二,学习结果反馈过程迅速、精准和全面;其三,学生可以对教师资源有更加多样化的选择;其四,考核结果被智能系统分析后,学生薄弱的知识点再次被纳入下一轮授课过程中,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学生完全掌握所有知识为止。这样一来,学生学习效率被充分提高,学习成本得到有效降低,同时,个性化辅导方案也使得教育目得以更好的实现。


    在AI逐渐成为全球发展趋势、被纳入主流发展话语的当下,将AI科学纳入基础教育成为行业专家与实践者共同关注与讨论的问题。AI科学不仅是一门未来各个行业都需要的了解、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对这门科学的学习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批判思维与创新能力。这两种能力无论在过去、当下与未来都是每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王蘊刚博士:“教育服务业可以实现模式创新”

 

【王蕴刚博士,TEEC 美西会员】



    教育服务业,应该实现模式创新。我们目前投资了一个教育服务项目,其主要模式是“免费学习,学生学成后获得工作然后支付学费”。这其实就是一种教育模式的创新。



 完强:创新教育的实现,道路漫长


【完强先生,TEEC 美西会员,清华大学全球创新学院GIX常务副院长】



    完强分享了GIX项目的心得体验。创新教育的实现,还有很长的道路,尤其国际教育合作,面临很多体制机制的冲突,这需要长时间的常识,并不断总结提高。




圆桌讨论:AI+教育的明天,面临的争论与机遇



    在研讨会的最后,专家与与会来宾共同对AI与教育发展的未来进行展望,并探讨了其存在的争论与发展机遇。目前,将AI纳入教育所存在最大的争论或是不足则是人工智能的情感参与成度不高。比如,在网络教育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学习思维、学习动力、以及激励方面还未能达到如面对面模式下教师对于学生、家长对于学生的较高的情感参与度。然而,AI与教育的发展前景仍不可小觑。如前所述,AI与教育这样的结合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效率、降低教学资本、以及实现教育公平化与普及化方面在未来会为从个体、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与提升空间。




免责声明:本文未经嘉宾审阅,若有谬误,与嘉宾无关

-----------------------------------------------

文章来源:“USJUS”微信公众号